3月28日,扬州中学树人教育集团牵头举办一场以 “聚焦核心素养,传承运河文化”为主题的跨学科协同育人教学展示活动。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回应国家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要求,深化集团校朱自清中学校区省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融合教学实践探索》,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科课程融合,探索跨学科协同育人创新路径。
集团教师团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活动,充分展现课程改革的实践成果,生动诠释“融合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扬州中学树人教育集团各校教师代表及扬州市多个名师工作室与学科培育站成员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一、教学展示
活动精心打造了“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运河文化项目式主题学习、核心素养学科课程融合教学展示”三大板块,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广阔舞台,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来自集团19位教师协同开设16节“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融合课。授课教师,以运河文化为切入点,依托大运河文化资源,挖掘各学科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强化教师之间的联动共建,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多学科知识,精心设计综合性教学内容,将运河文化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为学生打造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实现文化传承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凸显课程协同育人的效能,展示集团校实施省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二、教学评价
听课老师们一致认为,本次教学集中展示效果显著,充分展现了“融合教育”创新与“运河思政”赋能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展示课以学科融通为路径,以实践创新为载体,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中的学科割裂、文化疏离、实践薄弱等问题,为新时代课程思政与学科融合提供了实践样本。
课程设计创新:各课程以运河文化为切入点,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历史、地理、文学等多学科知识,设计综合性教学内容,既体现运河文化的深厚内涵,又彰显跨学科融合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学习视角。
教学方法多样:教师们采用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堂互动性强,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主体地位彰显: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大胆表现,激发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均取得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文化传承、跨文化交流、创新思维等方面表现突出。学生不仅掌握学科知识,还提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此次活动促进集团内教师心相通、力相协,为扬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注入强劲动能,形成可推广的“融合教育”范式。集团将依托省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持续深化课程改革,探索跨学科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集团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