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提升审美表达能力,小学部陈丹阳老师以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风》为主题,开展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美术课。本节课以动画视频导入,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探索“风”的形态,并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手法表现“风”的动感,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与创作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课堂伊始,一段充满童趣的动画视频《风的国度》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接着老师抛出问题“风在哪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生活中的发现:“国旗在飘动是因为风!”“柳枝摇来摇去,是风在画画!”……通过互动讨论,孩子们意识到风虽无形,却可通过万物的动态被“捕捉”。这一环节将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结,培养了学生观察自然、感知美的能力。
课堂上,师生共同欣赏了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画家如何用色彩、线条和形状表现风?”学生们发现,倾斜的线条、飞扬的弧线、动态的构图都能让“风”跃然纸上。通过赏析,孩子们逐步掌握了“画风”的艺术语言。
在创作环节,老师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撕贴画呈现微风的轻盈,或用彩色线条勾勒风的轨迹。学生们大胆创新,有的画出风筝与风嬉戏的场景,有的描绘风吹麦浪的田园风光,还有的用抽象色块表现风的强弱变化。课堂变成了充满童趣的“风之工坊”。
课后,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教室中“飘扬”。学生们的创作不仅展现了风的形态,更传递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陈老师总结道:“美术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学会用心灵感受世界,用双手表达情感。这节课,我们不仅画出了风,更‘看见’了风的力量与美感。”
这堂《风》的美术课,以动画为起点,以生活为素材,以创作为落脚点,让学生们在观察、思考和实践中体会艺术的多元表达。
陈老师在上课
课堂精彩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