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扬州树人学校九龙湖校区本学期第六次静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以教学研究为核心,多维度、深层次地探索教育教学创新路径,为提升教学质量注入强劲动力。
立足常规精研,夯实教学根基
教学常规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基石。教务处副主任赵焱在教研中,针对初一、初二教师教学常规检查结果,结合教学理论与课程标准,直击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环节的问题。针对教案目标模糊,提出以核心素养细化设定;针对作业反馈不足,建议建立学习档案分析学情。通过将教学研究融入日常管理,助力教师优化教学,筑牢质量提升根基。
创新技术融合,探索教学新径
在 “强师强技赋能,优质优效育才” 环节,教师们观看北京石景山区实验学校骨干教师关于课堂教学和 AI 探索的讲座,开启教学技术创新研究新征程。讲座中AI在多学科的创新应用带来启发,教师们围绕结合本校实际,提出组建 AI 辅助教学研究小组,探索其在作业批改、课堂互动等应用模式,并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学研究智能化。
筑牢防线,精准关爱,全员育人
“筑牢防线,精准关爱,全员育人” 树人学校九龙湖校区青少年生命健康 “二清三更四研” 专项培训会,是教学研究在育人领域的深度拓展。
培训会上,学工处主任张蕊深入解读 “二清三更四研” 机制。“二清” 要求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建立档案并个性化帮扶;“三更” 强调精准摸排、有效干预与完善保障;“四研” 聚焦心理发展规律、课程、家校协同及危机干预研究。通过实际案例展现机制实效,此次培训推动教师研究生命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为育人体系构建提供新思路。
书香润心灵,分享共成长
“书香润心灵,分享共成长” 环节,艺术组陆艺萱老师分享《韦斯安德森:银幕理想家的梦想之旅》,从艺术教育角度为教学研究提供新视角。她探讨将电影艺术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审美与创新思维。研讨中,教师们交流跨学科应用该研究方法的思路,丰富教学研究路径。
明确方向引领,擘画教研蓝图
树人学校副校长樊红山在总结发言中,为教学研究工作指明方向。他充分肯定本学期静校教研活动成果,赞扬教师们在各环节展现的创新精神与专业素养。
在未来规划上,副校长樊红山提出多项要求。教研形式创新方面,强调开展行动研究解决课堂实际问题,进行案例研究提炼教学策略;新课标研究与落实方面,要求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结合学科实际细化核心素养培养到教学各环节,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更新理念;成果转化与应用方面,提出建立成果转化机制,组织展示交流活动,推动优秀成果全校应用,鼓励申报科研项目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此外,他特别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出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开展集体备课研讨,通过老教师传帮带促进教师队伍成长;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鼓励合作研究探索学科融合新路径。
最后,樊红山副校长期望教师以此次教研为契机,树立终身学习和持续研究意识,不断探索创新,成长为 “四有” 好老师,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分组深入教研,落实学科深耕
活动最后,各备课组围绕本周教学重点与期中复习计划分组教研。文科组聚焦单元整合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理科组以错题研究优化复习;小学科教研组以课题研究营造科研氛围,推动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效。
此次静校教研活动,从多方面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全方位推动教学研究工作发展。未来,学校将持续以教学研究为核心驱动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