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活动——月上树梢,人聚中秋
初一(3)班 周晓逸
农历8月15日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使广大师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9月12日下午,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进行了“月上树梢,人聚中秋”主题活动。
首先,我校文学社张在科老师利用广播讲话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月”的古诗词,同学们凝神静听,兴趣盎然,受益匪浅。接下来,各班分别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内部活动。有的班级观看了关于“中秋”的纪录片,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演变、习俗及意义;有的班级表演了精彩多样的节目,使同学们在乐趣中增长知识,在欢笑中收获成长;有的班级进行了汉服秀,让同学们领略了汉文化的道德内涵;还有的班级举行了“飞花令”,同学们不仅乐于参与,乐在其中,更在无形之中拓宽了自己的古诗词知识面,意义非凡。活动最后,所有同学都自觉地收拾了自己产生的垃圾,并帮助班级整理了教室,氛围良好。
在中国七十周年华诞与树人二十周年校庆共同来临之际,学校准备这样的活动也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校园生活的美好。
中秋
初一(1)班 陆纯心
时光的步伐走得很快。转眼,我们便告别了夏天。
夜空中将圆未圆的月亮提醒着人们,中秋节快到了。
为了庆祝这个团圆的节日,学校举办了专题活动。今天逢有闲暇,教室里便浮起一层讨论声。大家谈着,笑着,期待之色溢于言表。
下午,活动正式举行。
月亮,可以说是中秋节的灵魂也不为过。这场活动,以一位老师所作的关于“月亮”的讲座开始。
月亮,就是一颗荒凉的星球,但人们的想象力为它编织起了华丽的面纱。奔月的嫦娥,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
“这些关于月亮的想象,是古代的人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集中体现。“这位老师说道。
老师的讲述十分精彩,时不时还会引用几段古诗词。沉醉在古代诗人们的意境里,同学们们再一次领略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古人们寄托于月亮的,有飞天的大梦,也有团圆的小梦;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乐观,也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天真烂漫。
这场讲座,令大家感触良多。
之后,班上的联欢会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有些同学到台上去表演节目,赢得阵阵掌声。更多的同学则与左邻右舍共同分享着自己的零食,空气里弥漫着快乐的香味。不知是谁讲了个笑话,周围的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老师和“家委”为我们定了一个蛋糕。切好,传下去。一个很普通的蛋糕,可里面寄托的东西并不普通。叉子划过甜腻的奶油,连着柔软的蛋糕一起叉起。
嬉闹着,玩着,联欢会也要接近尾声了。
中秋,是人们团圆的节日,是充满快乐与希望的节日。圆满的生活并不会永恒,但渴望圆满的心却是永恒的。
中秋诗会
中秋诗朗诵
中秋文化介绍
歌唱中秋
芭蕾独舞
扳手腕大赛
大提琴独奏
飞花令
小品表演
小提琴独奏
同学们热情高涨
欢庆中秋
家中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