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教学教研】研习新课标,赋能新课堂——南门街校区生物组教师课堂教学展示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5-04-10    作者: 生物组 图片:陈赓 编辑:于哲衡 审核:陈赓 邓云珠

4月10日下午第一节课,初一(16)班的生物课堂里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科学对话。张洁老师以《种子的萌发》为主题开设了一节公开课,以宋代古莲子的“复活”引入,张老师抛出核心问题:“种子跨越时空‘苏醒’需要哪些内外条件?它的结构如何为萌发积蓄能量?”历史与科学的交融,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为破解种子萌发的“密码”,张老师精心安排了分组实验,张老师为学生提供蚕豆、玉米、花生、小麦等植物种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手持镊子与放大镜开启种子结构的探秘之旅。学生们仔细观察种子的形态特征,在小组内展开热烈的讨论,通过亲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们对种子的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种子萌发条件的理解。

实验结束后,张老师引导学生对单子叶植物种子(如玉米)和双子叶植物种子(如蚕豆)的结构进行列表比较。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并总结出单双子叶种子的异同点。通过这种对比分析的方式,学生们对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识体系也更加完善。

最后,张老师引用袁隆平院士的名言:“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句话不仅总结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更升华了课程的主题。张老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们要像种子一样,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张老师在课堂上安排了一定量的习题进行当堂巩固。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作答。通过这种当堂练习的方式,学生们对种子的萌发知识有了更扎实的掌握,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上课风采.jpg

师生互动.jpg

老师们听课.jpg


随后,生物组全体教师对本节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张老师创新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赢得了老师们一致好评。张老师通过巧妙的导入、分组实验、对比分析、总结升华以及巩固练习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是一节优秀的示范课。


组内评课.jpg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