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创新作业】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初一年级英语清明假期实践作业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5-04-10    作者: 孙玥 编辑:于哲衡 审核:吴悦 邓云珠

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初一年级英语组开展了一场创新性学科融合实践活动——"扬州印象"旅游手册项目式创作。这项以"English in Action, Culture in Heart"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将英语学习与地方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项目式学习法的教育价值。

活动筹备阶段,英语教研组精心设计了"四维驱动"教学模式:文化认知维度上,将扬州文化解构为历史脉络、建筑美学、非遗传承、美食哲学四大模块;语言能力维度设置信息检索、文案撰写、口语解说三重目标;实践创新维度涵盖实地调研、视觉设计、数字排版等技能培养;协作素养维度则通过角色分工、进度管理、成果展示等环节实现。文献调研环节,学生们化身文化侦探,在扬州双博馆的雕版印刷展区探寻郑板桥竹刻的东方审美意趣;东关街的青石板路上,他们用英语采访"三把刀"非遗传承人,记录下修脚技艺"肉上雕花"的精妙;冶春茶社里,学生们用镜头捕捉翡翠烧麦"皮薄如纸,透映碧色"的工艺之美。这些沉浸式体验为手册创作积淀了丰富的素材。

创作过程中涌现出诸多亮点:第三小组以"二十四桥明月夜"为灵感,运用AR技术实现古典诗词与实景地图的交互;第七小组创新采用"美食护照"设计,将淮扬菜系制作成可撕式明信片;双语小导游张同学在撰写个园四季假山解说词时,巧妙运用"移步换景"的园林叙事手法,其"Bamboo whispers the tales of four seasons"的文案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最终呈现的创意作品各具特色:有的以"运河密码"为主题梳理扬州漕运文化,有的用漫画形式演绎史可法纪念馆的忠烈故事,还有小组开发出"扫码听童谣"的语音导览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手册均采用环保再生纸印刷,践行了绿色出版理念。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学生代表蒋臸诺在成果汇报会上分享道。初一年级英语备课组组长吴悦老师指出:"我们通过CLIL教学法(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实现了从知识积累到素养提升的跨越。"

此次创新实践是树人学校"根植传统,面向未来"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这种"课堂-社会"的良性互动,为新时代外语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也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生根。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