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教学教研】教研聚慧共成长 深耕细研启新程——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第十周静校教研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5-04-19    作者: 赵兴花 图片:余彤希 编辑:于哲衡 审核:张舒 邓云珠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19日上午我校南门街校区举办第十周静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集体教研:吴桂进、焦国蓉、张小林、张琪四位教师分别从命题设计、学科融合、思维可视化及教育阅读等角度展开分享,为全体教师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研盛宴。  


微信图片_2025-04-19_185728_358.jpg


一、高屋建瓴指方向 督导反馈助提升

活动开始,学工处高波主任首先就新学期德育工作重点作专题反馈。他强调要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每位教师既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特别强调要加强对特异体质学生的关爱,建立"一生一档"跟踪机制,将育人工作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吴小洁老师则从教学规范角度提出建议,她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检查,特别关注新教师的备课、听课情况,同时要完善"推门听课"制度,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s微信图片_2025-04-19_185740_007.jpg

微信图片_2025-04-19_185735_806.jpg


二、精准命题促高效 深耕教学提质量  

吴桂进老师以“高质量命题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结合多年命题经验,从“课标对标”“情境创设”“分层设计”三个维度剖析命题要点。她提出:“优质试题应兼具诊断性与启发性,通过真实情境和梯度设问,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现场展示的原创命题案例,为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微信图片_2025-04-19_185749_174.jpg

 

三、神话照进现实 图形舞动运河  

焦国蓉老师的“混天绫舞动大运河——神话与现实中图形变换的奥秘”跨界融合数学与传统文化。她以哪吒“混天绫”的动态曲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图形旋转、平移在大运河建筑中的数学应用,将神话想象力转化为数学建模能力。“让抽象知识‘活’起来,学生才能发现学科的浪漫与实用。”这一创新设计赢得与会教师连连赞叹。  


微信图片_2025-04-19_185752_807.jpg

 

四、思维可视化:让英语写作有迹可循  

张小林老师以《鲁滨逊漂流记》读后续写课为例,展示“思维可视化工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情节山形图”“情感坐标轴”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文本逻辑,搭建创作支架。“可视化不仅降低写作门槛,更培养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课堂实录中学生从“无从下笔”到“文思泉涌”的转变,生动印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微信图片_2025-04-19_185756_432.jpg

 

五、阅读赋能教育 细节决定成败

张琪老师结合朱永通《教育的细节》,分享“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慢艺术’”。她从“倾听的耐心”“评价的温度”“规则的柔性”三方面,反思教育中微小却关键的场景。“教育不是一场疾风暴雨,而是润物无声的细节累积。”这一观点引发教师对教育本质的深度共鸣。


微信图片_2025-04-19_185759_998.jpg

 

最后,智学网工作人员就智学网和批阅机进行现场培训。批阅机和智学网代表了我校信息化的进步,但其核心价值取决于如何与人文教育融合。感谢学校为老师们的教学“科技赋能”,为老师们提质减负,老师们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效率与温度、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找到动态平衡。


微信图片_2025-04-19_185804_071.jpg

 

静校教研的第二项内容是备课组集体教研,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备课研课的任务。



本次教研活动既有学科深度,又有跨界广度,彰显了教师团队对课堂和对命题的研究力与创造力。学校将持续搭建多元教研平台,推动教学创新从“个体探索”走向“集体智慧”,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