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四月芳菲艳,苏京研讨谱新篇。4月6日,2023年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北京﹣江苏同课异构评价研讨会在北京一零九中学隆重举行。
北京-江苏高中化学同课异构研讨会合影
本次活动由北京普通教育名师研究会主办,由北京市一零九中学、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共同承办。
4月6日早上7:30,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一行12人,在树人学校副校长赵平的带领下,来到位于东城区的北京市一零九中学,以同课异构评价研讨会为契机,开展多学科学习交流活动。老师们走进语文、英语、体育、数学、生物、物理、音乐等学科的课堂,一睹北京名师的课堂风采。
合影留念
上午大课间,在一零九中副校长李瑞萍、教导主任刘雪达的带领下,树人学校一行人参观了该校的艺术楼。艺术楼内,师生作品陈列数室,笔精墨妙,丹青溢彩。参观之后,宾主还于艺术楼前合影留念,定格了这一学习交流的美好瞬间。
北京109中学李瑞萍副校长讲话
参观艺术楼
下午,来自树人学校的徐文婷老师与来自北京市第109中学的王永兴老师上演了本次研讨会的重头戏——分别开设了《氮及其化合物-基于汽车尾气处理的主题复习》与《再认识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研讨课。
徐文婷老师课堂风采
徐文婷老师以汽车尾气的处理作为情境设置的依据,并把“汽车尾气的处理”作为核心任务。对情境进行精心编排,精心设计问题串,将知识与情境相互融合,成功体现了我校“情境·问题”导学范式的授课模式,是对新课标背景下的“创设真情境,解决真问题”的一次探索。
研讨课听课现场
王永兴老师基于对学生离子检验知识的诊断,开设了本次对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检验再认识的课程。在课堂上王老师多用“箭头”,将复杂环境下的离子检验的思维具象化地展现出来。
开课以后,两地老师齐聚一堂。国家教育部初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制定小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磊教授进行了评课,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两节课具有化学核心素养导向作用,体现了好课的品质,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问题的结构化和角度思路的结构化。徐老师与王老师通过建立模型,到使用模型,再到发展模型,从而让模型“转起来”,两位老师还设置了阶梯式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攀登实现了素养的内化。总之,两节课亮点纷呈,备受好评。
王磊教授为研讨会开设讲座
本次北京—江苏同课异构评价研讨会,令所有参会老师收获颇丰,获益良多。树高的每一位与会老师,都立志尽快将本次的研讨成果消化吸收,内化为实践课改的新动力,助力树高教育事业再攀新峰!
参观109中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