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教育大咖临树人。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泛长三角地理教育实证研究共同体首次学术论坛于4月8日上午在树人学校凤栖湖校区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的地理教育学者发起。共同体以发展地理教育理论为目标,以实证研究为共同范式,最终实现发展地理教育理论体系的目标。出席本次学术论坛的嘉宾有: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卢晓旭老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徐焰华老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陆丽云老师、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程志华副校长、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吴春燕老师,以及扬州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
参会嘉宾合影
本次论坛首先由卢晓旭老师、程志华老师、吴春燕老师分别做开幕致辞,接着由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两位研究生做教育实证研究报告,由在场的专家老师进行点评,最后徐焰华老师为我们带来《地理教育实证研究开展的路径与展望》的分享。最后,参会嘉宾一同参观我校基于融合的地理课程基地。
会议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卢晓旭老师高度肯定了我校举办本次会议的安排,本次会议成为泛长三角地理教育实证研究共同体的成立仪式,他在发言中指出,高校应承担起地理教育理论发展的责任,为一线地理教学提供理论指导,能够解答一线地理教师对高校地理教育研究成果的疑问,本次会议将对实证研究有兴趣的地理老师集中起来,成立实证研究共同体,共同推进理论成果建设。
卢晓旭老师致辞
程志华副校长代表树人学校欢迎各位专家、研究生的到来,对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我校建设实践基地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肯定了以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在树人学校工作实习的研究生的实习成果,提出地理教育应更加关注实践、增强体验性。扬州市地理教研员吴春燕老师在致辞中肯定了地理教育实证研究的重要性,指出一线地理教师在快节奏的应试教育中应适当放慢脚步,想一想为什么这么样做,进行教育实证研究,以科学的方法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程志华副校长致辞
吴春燕老师致辞
接着,来自两所高校地理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黄湘萱、童逸雯为我们带来了地理教育实证研究的汇报,黄湘萱同学从核心素养的视角研究了高考地理试题的测评内容,童逸雯同学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教研研究区分,通过教师核心度的测量提出了区域地理教研活动中的核心教师、边缘教师、半边缘教师等概念,剖析了不同地区地理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行为特点。在茶歇后,参会专家对二位同学的研究进行点评,鼓励广大地理教育研究生坚守初心,参加工作后保持地理教育科研的理想信念。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进行实证研究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进行实证研究报告
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徐焰华老师为我们带来关于《地理教育实证研究开展的路径与展望》的分享,徐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地理教育类论文如何走出中国、走向国外期刊的报告,指导参会嘉宾发表SSCI文章更加强调会讲故事、善用问句、做好方法论的论文撰写技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叹。
徐焰华老师发言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陆丽云老师在徐焰华老师发言的基础上,强调地理师范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通过数据的分析探寻背后教育的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工作,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尤其需要更注重实践性。
陆丽云老师发言
最后,参与本次论坛的嘉宾在程志华副校长与地理馆馆长秦田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树人学校“基于融合的地理课程基地”,体验了基地设施,肯定了我校在地理实证研究、课程基地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
嘉宾参观石油文化主题公园
嘉宾参观地理馆
通过承办本次泛长三角地理教育实证研究共同体首次论坛,必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在实证研究中逐步揭开教学思维的“黑匣子”,发现和印证教育教学规律,促使我校在全国教育实证研究的影响力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