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教学教研】市直学校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观课感悟(13)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5-04-22    作者: 常松 编辑:于哲衡 审核:常松 邓云珠

学会观课、议课是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扬州市直学校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领衔人常松老师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各类观课活动,并围绕活动主题对课堂表现、目标达成以及设计优化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互学共研的方式,促进自己与同伴执教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发展。

以下是工作坊新教师4月21日观摩本次活动后的感悟。

 

扬州市文津中学 郑欣

今日参加扬州市初中英语教学研讨活动,主题“聚焦单元整体,提升语用能力”让我受益匪浅。活动中五节示范课与两大讲座相辅相成,而最令我惊奇的当属“AI赋能英语教学技术”指导讲座,它为我打开了教学创新的新视野。

AI技术:教学设计的“智慧大脑”

讲座中,钱老师以初二Unit5 Wild animals 为例,现场演示了智能教学设计系统(DS)的应用。通过输入教学材料,DS快速生成教学目标、核心语言点及分层作业设计框架,并智能匹配分层任务模板。例如,针对阅读课,系统将“核心信息提取”与“模版化语言训练”分层设置,既夯实基础,又满足学优生拓展需求。这种精准化、差异化的设计理念,让我意识到AI能突破传统备课的局限性,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科学支架。

多元工具:让课堂资源“活”起来

在“收集课堂素材”环节,通义万相、Suno、必应等AI工具的应用令人耳目一新。Suno的AI语音合成技术可将文本转化为自然口语,为听力与口语课注入真实语境;必应图片搜索快速匹配教学主题资源。

数据驱动:学情监测的“精准导航”

“智能学情监测(DS+问卷星)”的演示让我看到AI的动态反馈价值。通过DS分析教学材料生成诊断性问题,经问卷星收集学生数据后,AI再次解析学情薄弱点,形成“输入-输出-优化”闭环。例如,针对单元语法难点,系统可自动生成错题分布图,帮助教师针对性调整教学策略。这种“用数据说话”的精准教研模式,让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

反思与展望

此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AI并非取代教师,而是赋能教育创新的“协同者”。未来教学中,我将尝试整合AI工具:用DS优化单元备课框架,借Suno创设沉浸式听说情境,通过智能体(如豆包)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期待在AI助力下,让语言学习真正走向“用中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技术赋能的课堂中绽放光彩。

这场教研活动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叩问——唯有将AI的“智”与教师的“情”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英语教学从“知识传递”向“素养生长”的跨越。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张鑫

观摩工作坊指导教师、树人学校闵老师的八年级下册 Unit 6 “Sunshine for all” 的 Integrated skills 示范课及相关教学研讨后,我对单元整体教学与语用能力培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受启发。

一、主题引领,构建单元整体知识网络

本节课以“志愿者服务”为核心主题,通过视频导入山区儿童的生活现状,自然衔接听力材料中 Judy 的支教经历,再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如何助人”的讨论,形成“认知—理解—应用”的完整链条。教案中,从 Free talk 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到听力、读写、口语活动的层层递进,每个环节都紧扣 “帮助他人” 的主题,体现了对单元内容的深度整合。这启示我们,单元整体教学需以主题为 “锚点”,将零散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

二、任务驱动,促进语言技能融合发展

课堂以 “完成志愿者项目笔记”“讨论助人方式” 等真实任务为驱动,融合听、说、读、写技能。例如,听力前引导学生预测 Judy 的支教内容,培养策略意识;听力后通过日记写作和对话练习,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最后的小组讨论则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与生活经验,提出具体助人方案。这种 “理解性技能” 向 “表达性技能” 的过渡设计,既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讲座中提到的 “以活动为路径” 理念在此得到充分体现,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应避免技能割裂,而是通过真实任务实现语言的有机整合。

三、意义探究,渗透情感价值与思维培养

教案不仅关注语言知识,更注重单元主题的意义建构。通过讨论“Judy 能从经历中获得什么”“如何兼顾物质与精神帮助” 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 “助人即成长” 的深层内涵,体现了学科育人价值。同时,小组合作中要求学生设计志愿者小组方案,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这种将语言学习与情感、思维目标深度融合的设计,让我认识到:语用能力的提升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操练,更需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解决问题、表达观点、传递情感。

四、分层设计,满足多元学习需求

从基础的词汇记忆到拓展的志愿者小组实践,作业环节的分层设计体现了对学生差异的关注。特别是 “设计标语、制作海报” 等任务,将语言运用与实践创新结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这启示我们,单元整体教学应兼顾基础性与发展性,通过弹性任务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

此次观摩让我深刻体会到,单元整体教学需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用为导向,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和意义探究,构建 “教—学—用” 一体化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整合单元资源,设计更具逻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赵鑫茹

在AI赋能英语教学的讲座里,智能学情监测令人印象深刻,像汉堡包式前学借助DS与问卷星,精准洞察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学策略调整提供有力依据。智能教学设计(DS)从梳理核心信息到细化教学各环节,AI深度嵌入,让教学流程更科学、高效。

这使我明白,AI为教育变革注入强劲动力。它打破传统教学局限,实现学情的精准分析与教学的个性化定制。教师能基于AI反馈,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的节奏中成长。分层作业设计更是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此次讲座如灯塔,照亮我未来教学之路。我将积极拥抱AI技术,将其融入日常教学,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让教育在科技助力下绽放新光彩,培育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扬州市竹西中学 刘慧玥

今天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AI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助力。讲座提到的如何运用AI进行智能教学设计让我印象深刻,AI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自动生成教案框架、课件和习题,大大节省备课时间。令我更为印象深刻的是讲座的老师不仅教了我们最基本的生成流程还教了我们如何使用指令去一点一点调整生成的教学设计,使其成为我们真正需要的设计。教师能快速获取符合教学目标的资源,使备课更高效、精准。  关于共享教学设计,我们可以通过DeepSeek和易转换使书面教案快速生成电子稿,从而使我们修改起来更方便。此外,AI在收集课堂素材方面也极具价值,例如利用即梦生成动漫人或使用Suno生成需要的音频,都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教学案例,优化后续课堂设计。  另外还有智能学情监测,如DeepSeek和问卷星等工具的融合能实时分析学生表现,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这不仅让教师更精准地把握班级整体学习情况,还能针对薄弱环节调整教学策略。  
    总体而言,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让教师从繁琐事务中解放,更专注于教学设计和学生发展。未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如何合理运用这些工具,为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王晴

参加了此次“聚焦单元整体,提升语用能力”初中英语教学研讨活动,我对单元整体教学与语用能力培养有了深刻认知。传统教学常将知识点拆分讲解,导致学生难以灵活运用语言。而单元整体教学以主题为核心,系统整合教学内容,让语言知识、技能、文化意识等形成有机整体,为学生搭建连贯的学习框架。

在语用能力培养上,专家老师提出的情境创设与实践活动让我深受启发。通过创设真实且贴近生活的单元主题情境,如模拟旅行、校园活动组织等,学生能在任务驱动下主动运用英语交流。课堂中多样化的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语言实践机会。

今后教学中,我将深入研读教材,精准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差异,把所学理念融入课堂,助力学生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