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观课、议课是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扬州市直学校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领衔人常松老师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各类观课活动,并围绕活动主题对课堂表现、目标达成以及设计优化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互学共研的方式,促进自己与同伴执教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发展。
以下是工作坊新教师4月21日观摩本次活动后的感悟。
扬州树人学校 张辰恩
我有幸参加了扬州初中英语“聚焦单元整体,提升语用能力”教学研讨活动,收获颇丰。此次活动让我在综合技能板块的教学有了很多新启发与新思路。
第一,闵老师和马老师在课程当中都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代入volunteer project来感受我们可以帮助谁,会遇到什么问题 ,怎么帮助等等
第二,两位老师都善于启发设问,在情境下预设了很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主题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真正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
第三,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闵老师从material needs和spiritual needs两方面进行切入,最终升华主旨all for one,one for all。马老师从help peole through words和through actions逐一渗透,最终依旧回归主旨sunshine for all,两位老师的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
第四,马老师在做听力材料时,对于音频材料的适当挖掘是非常新颖且有效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取一些细节信息,如talk on the phone显示出there is no Internet there等等。
第五,对于听力环节,闵老师新颖地将材料中的所有挖空整合成三大类问题,并且让学生对着三个问题进行预测。此环节,学生不仅可以将答案大致预测到位,还能启发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做到了差异化教学。
总体而言,闵老师让我领略了成熟教师的课堂把控力,马老师让我领会了新颖的教学设计,最后感谢新教师工作坊提供的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周玥
我有幸在美琪学校观摩了五位老师的优秀课例,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健老师的指教的七下第六单元Reading 2的课例。王老师以沙漠、河流、海洋、森林的实景图片为序曲,引导学生们去发现美,享受美,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课堂的核心创意令人耳目一新——让学生化身自然景观进行拟人化写作,这种视角转换不仅深化了文本理解,更让语言学习升华为生命对话。王老师的课巧妙地将语言学习与美学体验融为一体,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让我深刻体会到英语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审美能力与环保意识的培养,让人受益匪浅。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杨佩
这次参加市直学校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研修活动,为我打开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新视野,让我收获颇丰。
活动中,多堂精彩课例让我对单元整体教学有了直观且深刻的认识。邗江区美琪学校和扬州市竹西中学教师以单元主题串联知识与情境,让知识不再孤立。工作坊指导教师、树人学校闵洁老师和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汇学校马洁玮老师的同课异构更是让我眼前一亮。闵洁老师创设的“山区志愿执教”情境,使学生能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巧妙达成育人目标;马洁玮老师专注听力策略指导,还融入情感教育,展现了语言学习与价值培养的完美融合。这让我明白,好的教学不是简单传授知识,而是要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周华教授的讲座则从理论层面为我指明方向。她从“what、why、how”解读单元整体教学,让我认识到要避免教学的碎片化,整合多方面要素构建教学序列。分享的“情境驱动任务链”等经验,为我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实用方法。
工作坊领衔人常松老师的指导也让我深受鼓舞。他强调单元整体教学对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聚焦语言运用,设计递进式任务。这让我明确了教学的重点和方向。
此次研修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为我提供了新理念、新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积极运用所学,多观课学习他人长处,勤反思改进教学不足,努力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有所获,真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扬州市文津中学 许文静
本次活动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工作坊指导教师、树人学校闵洁老师执教的八年级下册Unit 6 Sunshine for all Integrated skills。闵老师以新课标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设计主线,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实现了从语言输入到思维输出的深度学习,充分彰显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价值。听后输出阶段,学生基于闵老师前面的层层引导,不仅精准运用单元目标语言描述志愿者职责,更能结合自身经历阐述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学生精彩的输出体现了闵老师整节课铺垫和引导的有效性,体现了"学用结合"的新课标理念。主题升华环节,闵老师跳出文本表层,引导学生解构单元标题Sunshine for all的含义——从物质需求升华到精神需求,启发学生领悟“Sunshine”不仅是单向给予,更是构建包容性社会的集体责任,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价值,这种螺旋式上升的价值观引导值得我感悟和学习。
扬州市梅岭中学 邓希文
在扬州市初中英语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沉浸于精彩纷呈的课堂,收获了满满的教学智慧与启发。其中,工作坊指导教师、树人学校闵洁老师执教的 八年级下册Unit 6 Sunshine for all Integrated Skills听说课,以独特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艺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
课堂伊始,闵老师以亲切自然的 free talk 开启对话,不着痕迹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巧妙地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山区孩子的困境。紧接着,她借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山区生活状况的思考;播放的视频,更是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山区孩子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场景,使学生对山区孩子的生活现状有了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随后,闵老师将学生带入精心设计的 Volunteer project 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里展开听说练习,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课堂上,闵老师对过渡语的精妙使用令人赞叹,各教学环节在她的引导下衔接自然流畅。她善于基于基础问题进行延伸拓展,在紧扣文本的同时,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尤其是通过层层追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探究如何帮助他人,思考助人的意义与价值,将 “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的价值观如春雨般 “润物细无声” 地融入课堂教学,将本节课的主旨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深度培育。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崔明诚
教育的微光:一堂课里的生命对话
这节题为"Sunshine for All"的综合技能课,在听说读写的外壳下包裹着教育最本真的内核。当城市学生通过Judy的支教日记触摸到山间课堂的粉笔灰时,知识传递已悄然升华为生命与生命的共振。教师精心设计的听力材料不再是单纯的语音辨识训练,而是架起了一座跨越城乡的理解之桥——菌丝网络般的树维网意象,在这里具象化为城乡儿童共享的知识网络。
在角色扮演与小组讨论中,教育显露出其超越性的本质。学生模拟志愿者设计帮扶方案时,课本上的"volunteer project"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化为一张书桌的倾斜角度、一本作业本的传递温度。这种从认知到实践的跨越,恰似真菌将腐叶转化为养分的生态智慧,将教材文字转化为滋养心灵的养分。
我认为最动人的设计藏在课后作业里:组建志愿小组的实践 任务 ,让"help"这个词从虚拟语气走向现实世界。当学生为海报设计口号时,他们不仅在练习语言表达,更在重构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教育在此显露出它最珍贵的品质,即让知识的溪流最终汇入生命的海洋,让每个年轻灵魂都成为折射阳光的棱镜。
扬州市文津中学 田慕雨
在参与“聚焦单元整体,提升语用能力”研讨活动中,工作坊指导教师、树人学校闵洁老师的课堂与“智慧教学,未来已来”讲座令我深受启发。
闵洁老师执教的八年级下册 Unit 6 Integrated Skills,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突破单课时局限,以单元为框架规划教学,让各课时内容环环相扣,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理解语言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课堂上,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多元活动设计,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不仅提升口语表达,还带动听、读能力协同发展,真正实现语言的实用性与功能性教学。此外,她对图片、音视频等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丰富了课堂输入形式,同时鼓励学生借此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其学习策略。
“智慧教学,未来已来”的讲座则为我打开了教学新视野。讲座中对DeepSeek、豆包等人工智能工具在英语教学应用的介绍,让我看到科技赋能教育的无限可能。这些工具能辅助教师进行个性化备课、精准学情分析,还可为学生提供智能口语练习、作文批改等服务,极大提升教学效率与学习体验。
此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单元整体教学与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未来教学中,我将借鉴闵老师的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实践性;同时积极探索DeepSeek、豆包等智能工具的应用,推动传统教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